發表日期:2012.07.19 訪問人數:774
http://www.c114.net ( 2012/7/19 08:39 )
對于當前國內互聯網企業扎堆生產手機的現象,7月18日下午,2012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裁劉成敏在“2012騰訊效果營銷中國行”上表示,騰訊不會做手機。在他看來,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邏輯行不通。
劉成敏認為,現在互聯網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手機可能都有各自不同的目的,但騰訊仍然堅持只做服務。做好服務之后,再通過廣告等手段盈利。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手機網民已經達到3.59億,已具有一定的市場規模。劉成敏認為,目前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并沒有完全建立,主要問題在于多數廣告主尚未認可在移動互聯網上做廣告。
手機不是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小米公司推出小米手機后,阿里巴巴、百度、盛大、360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推出自有品牌的低價智能手機。一時間,千元智能機市場異常火熱。
互聯網企業為何會扎堆做手機?多數互聯網企業對外宣稱的邏輯是:手機是移動互聯網的入口,搶占手機市場意味著搶占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先機。但騰訊顯然不認同這樣的看法。
“手機不是移動互聯網入口,不是說買了一個手機就必須使用其服務。”劉成敏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智能手機的魅力就是其帶給用戶自由選擇,“我們把服務做好讓用戶來選擇就可以了。”
在劉成敏看來,智能手機時代,用戶并不會被手機終端廠商“劫持”,大家都會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用戶越自由越搶著做手機,這種邏輯是不成立的。”劉成敏說,做一件事,重要的是對消費者是否有價值,而不是光搶入口,企業一廂情愿表達自身的訴求是沒有意義的。
據記者了解,騰訊現在對待手機的態度是,與硬件廠商合作,把自己的Q service植入其中。劉成敏認為,植入騰訊的服務可以幫助手機廠商增值,另外在營銷上騰訊也會給予支持。
“騰訊現在做手機又做不到三星、蘋果一樣,即便做到了也不過30%的市場占有率。騰訊的優勢是做服務,但并未做到‘獨孤求敗’的地步,因此不會涉足硬件行業。”劉成敏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騰訊直接涉入硬件終端,反而就成為了所有手機廠商的競爭對手,不利于其移動服務的推廣。
流量如何變現
騰訊認為,互聯網廠商扎堆做手機不靠譜的另一個原因是,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還沒有建立。“你服務還沒有掙錢就來補貼硬件,這個不成立。”劉成敏說。
事實上,現在移動互聯網已經擁有了巨大的流量。但是如何變現仍然是個難題。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經達到3.56億,相比2009年6月,手機網民增長了一倍。傳統互聯網用戶的互聯網接觸點與使用場景也呈現出向移動終端轉移的趨勢。以Facebook為例,根據其官方公布數據,2009年12月通過移動終端訪問Facebook的用戶僅占其總月活躍用戶的28%;而到2012年3月這個比例已經達到54%。
騰訊自身在移動互聯網上也有了很多布局。劉成敏表示,騰訊在十年前開始布局移動互聯網,目前產品層面最重要的社交平臺、瀏覽器、安全、游戲等都有大的流量。以QQ瀏覽器為例,據騰訊方面稱,大約一天就能有40億以上的PV。
記者了解到,現在騰訊的策略就是把諸如QQ、微信、微博、瀏覽器等不同應用的資源,通過名為“騰訊搜索推廣”的平臺銷售給廣告主。
劉成敏認為,移動互聯網變現的主要問題還是在于廣告主對移動互聯網的認識不夠,所以騰訊也開始試圖教育市場。7月18日,騰訊在北京啟動針對廣告主的效果營銷推廣會,騰訊方面表示,之后會陸續在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城市繼續推廣。
另外,對于有著巨大流量的微博平臺如何盈利問題,劉成敏也承認現在很多收入是被企業自己的營銷賬號賺去了。在他看來,等所有人都開始做微博營銷之后,作為平臺方就能獲得收入,比如“搜索”等方向。
作者:紀佳鵬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