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或已接受小米3億美元投資
發表日期:2014.03.04 訪問人數:648
成都高端網站建設—中國互聯網的合縱連橫戲碼繼續上演,根據PingWest爆料,一則在業內發酵已久的傳言終于塵埃落定:迅雷已經接受了小米公司的投資,這筆交易的金額約3億美元左右,尚不清楚小米的持股比例和是否涉及到換股。但小米公司可能成為僅次于迅雷董事長兼CEO鄒勝龍和迅雷總裁程浩的第三大股東。2011年6月份迅雷向SEC提交的招股書顯示,鄒勝龍的持股比例為27.5%,程浩的持股比例為10.8%。
同時,在業務層面上,迅雷的云加速技術全面開放給小米公司使用,小米的硬件產品將會內置迅雷旗下的相關服務,例如小米盒子和小米電視內置迅雷看看等……實際上,此前迅雷和小米在產品合作已經啟動,例如小米手機中的內容下載、播放已經使用迅雷的技術。
小米正在謀求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公司”:通過涉足移動金融、游戲和云計算,這家以往僅利用互聯網進行營銷和銷售產品的手機制造商,開始嘗試深入進一些互聯網虛擬服務的業務線條,并嘗試成為雷軍口中的一家類亞馬遜的公司。而牽涉到視頻、網絡加速、下載,在資源和用戶數上都有不錯積淀的迅雷,對小米顯然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至于迅雷,我們幾乎可以從它的動作當中看出它是怎樣為上市作準備的。
成都專業網站建設公司—2011年迅雷沖刺IPO未果的事件始末還歷歷在目:這是一家幾乎與中國互聯網共同成長起來的公司,它的用戶數和會員增值服務的銷售隨著寬帶上網的普及而爆發,一度成為了下載的代名詞,但最終迅雷仍然沒有跨出那一步——除了彼時上市市況不佳之外,概念不性感、存在版權風險,也是導致上市流產的重要原因。
你可能有所察覺:到了2013年,迅雷喬妝打扮了一番,開始披著“云”的外衣出門迎客了。它開始逐漸淡化自己的下載基因,強調“云加速”的概念。根據迅雷自己的解釋,云加速與CDN不同,它是主要面向個人用戶的智能網絡加速服務。它把云加速描繪成未來互聯網的底層技術之一,并重點突出了自己的云計算和數據處理分析能力,還尋找到了幾個出口:
迅雷看看公布了新的多屏視頻戰略(云存儲和帶寬是視頻行業背后的重要推動力,而這些是迅雷在網絡下載時代的強項);開始為游戲提供加速服務;它還在不久前進入了智能硬件領域,推出了智能路由器產品——當然,它是以下載和網絡優化為賣點的。更有甚者,它發布了一個云加速開放平臺讓合作伙伴使用它的云加速技術。這些伙伴當中,有360安全瀏覽器、小米手機助手、91手機助手等互聯網公司,TP-Link、磊科等IT硬件制造商也赫然在列。
技術上的差別顯然沒有概念上的大,但“云”的概念比“下載”迷人得多,也更充滿想像力。
于是你會發現,迅雷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講不好上市故事的公司了。從去年開始,迅雷萌生了再次沖刺上市的想法,并進行了包括以上提到的一系列的準備活動。故事輪廓既然已經準備完畢,擺在迅雷面前的問題就變成了:把這個故事說得更美更有誘惑力。
對于迅雷來說,小米的優勢在于用戶量、生態鏈。根據迅雷和小米的協議,迅雷將會為小米提供云加速技術,而小米產品中將會整合迅雷服務,也就是說,迅雷為小米補充技術能力,而小米為迅雷提供渠道資源。2013年,小米共售出了1870萬臺手機,MIUI用戶達到3000萬,這些數據不僅僅只是賬號系統而已,其背后的生態隱喻不言自明。比起迅雷原有由“下載”和“視頻觀看”等建構的單薄通道,小米的用戶生態要更加強大和完整。
或許你仍有疑問:迅雷的版權問題是否已經完全解決?同時,云加速畢竟只是云計算的冰山一角,而業務規模會限制整個故事的規模。根據我了解到的消息,迅雷接下來將會宣布一系列的內容合作,其中甚至包括與視頻版權方的資本動作。至于云計算,在小米入股之后,迅雷會與其它的“雷軍系”公司產生更多的鏈接和合作,我想你應該很清楚我指的是金山云。
這就是迅雷這家原本不那么性感的公司如何一步步為上市作準備的。所以,迅雷看起來更需要這筆投資——找到一個靠譜的戰略合作方,圓自己未竟的上市夢,讓自己的故事和盤子變大。而小米是個相當合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