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微軟手機采用安卓平臺“危險且愚蠢”
發表日期:2014.06.30 訪問人數:574
2014年2月,諾基亞推出第一款安卓系統智能手機諾基亞X時,外界普遍認為是其權宜之計。當時,微軟諾基亞收購案仍然充滿許多不定因素,諾基亞不得不采取措施規避風險。不過,如今收購案已順利完成,微軟卻繼續推出第二代安卓智能手機諾基亞X2,則令人大為不解。美國《福布斯》雜志6月29日刊發分析文章稱,微軟此舉不僅令人費解,而且堪稱“危險和愚蠢”。
微軟繼續在安卓平臺發力究竟是福是禍,不妨先從微軟的角度加以分析。首先,推出低端安卓手機,對于搶占新興市場無疑具有重要意義。諾基亞以及微軟品牌在許多地區仍然具有不小的品牌號召力,微軟希望打造一款具有濃重微軟風格的低價安卓智能手機,以獲取新興市場大量潛在用戶的青睞。
其次,微軟希望獲取安卓平臺豐富的應用資源。WP平臺應用匱乏飽受詬病,利用谷歌開源的特點,走多平臺路線,不失為一種快速提高競爭力的辦法。
第三,微軟此舉被許多人認為是“認清事實”的表現。盡管WP平臺智能手機的銷量已經在24個國家超過了iPhone,但是整體而言,其與iOS以及安卓系統的市場份額依舊相距甚遠。萬一將來WP平臺發展不利,微軟依然還有安卓平臺這條產品線作為備用方案。
不過,盡管有以上這些理由,筆者依然認為,從長遠角度來看,微軟發展安卓平臺機型實非良策,理由如下:
第一,推出WP風格的安卓機型與山寨廠商推出“翻版”iPhone的行為別無二致。這么做的結果最終只能是損害WP平臺的聲譽。
第二,據以往經驗,將安卓平臺應用移植到其他平臺的效果并不好。不同的按鍵設計和操作界面布局注定生硬的移植至多是差強人意。此外,選擇移植其他平臺應用,無異于承認其自家平臺應用短缺,這對于吸引更多開發者加入并不是一個好辦法。
第三,有備用方案固然好,但是微軟大可以選擇內部測試,而非在WP平臺仍蓬勃發展之時,就公開推出對手平臺機型。正如前文所言,此舉只會顯示出微軟對自家的操作系統不夠自信,繼而令消費者和開發者對該平臺產生質疑。
筆者認為,微軟與其推出安卓平臺手機,助漲對手威風,不如在新興市場推出價格具有競爭力的WP機型。WP8系統的流暢性已經廣受認可,而對低端硬件的出色適配也是其一大優勢。微軟完全有能力推出更多像Lumia 630這樣優質低價的中低端機型,搶占新興市場。
其次,微軟應當整合Windows 8和WP8系統應用商店,以激起開發者的興趣。對桌面端和移動端應用進行整合,意味著WP平臺的應用數量將得到大量、迅速的擴充。盡管微軟已經有意打造統一的應用商店,但是微軟在這一方面的行動還是太過緩慢。從長遠來看,打造更加完善的生態系統,比“寄居”安卓系統要有意義得多。
第三,啟動內部備用方案,即內部測試安卓系列機型,而非公開發布。公開推廣安卓平臺機型,對于谷歌而言是一個絕佳的推廣行為,而對WP則無異于“自取其辱”。此外,三星堅持對Tizen系統的研發,也從側面驗證了寄居于其他廠商平臺從長久而言并不是一個正確的策略。
硬件方面,X2在安卓陣營幾乎不值一提,但是卻與備受好評的Lumia 630有著相近的價格。此外,盡管X2搭載了安卓操作系統,但是卻不支持Gmail、谷歌地圖或是谷歌Play商店等安卓系統核心應用。另外,最令人詫異的是,微軟竟然“故技重施”,諾基亞X無法升級至X2上搭載的最新版本系統,宛然是當年WP7無法升級至WP8的悲劇重演。要知道,諾基亞X問世不過4個月而已,如果一個系統連四個月前的新機都無法支持,又讓消費者和開發者對這樣的系統談何信心和興趣呢?
所有這些理由都表明,微軟是時候“醒來”了。不僅糟糕的安卓產品會損害品牌形象,在WP尚未成熟之際“心猿意馬”,更將為微軟造成極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