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讀新聞的大學生越來越少”“視頻網站的晚間時間段占比高達67.5%”“大學生的微信使用頻率高達92.53%”……昨日,以“網絡關系社會與新媒介生態”為主題的第二屆華南青年傳播學者論壇暨《中國新聞業年度觀察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首發式,在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舉行,對與移動新聞和客戶端的使用,眾多學者發布了不少有趣的數據,其中是不是也有你的一份貢獻呢?
越來越少學生選讀新聞
在昨日的開幕式上,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在致辭中坦言,目前大學新聞教育面臨尷尬,選擇公關、廣告和設計的學生越來越多,選擇新聞的越來越少……他建議,投入更多資源進行融合實驗教學改革,創造移動互聯網情景下的新聞實踐和實訓平臺等。
在《報告》中,張少科等學者的《移動新聞的使用情境及用戶體驗要素分析》顯示,人們閱讀新聞有兩大時間高峰,分別是9時到15時和18時下班后幾個小時;更有趣的是,人們在家的閱讀新聞習慣已從傳統媒體的“早間晨報”,變為互聯網上的“睡前一刻”。
不同的新聞渠道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也不相同,如行業類新聞網站和客戶端在半夜使用得最活躍;晚上睡覺前,用戶的持續使用時間較長、環境也較穩定,此時視頻網站是人們光顧的大戶,其在晚間使用時間段占比高達67.5%;聚合類新聞客戶端最主要是在早上和晚上睡前使用。
大學生使用微信頻率最高
微信、微博和QQ,哪個最受大學生歡迎?深圳大學傳播學院講師李瑩、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林功成對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近900名學生進行入戶訪問。
調查結果顯示,微信使用頻率最高,達到92.53%,微博和QQ則分別為47.71%和26.76%。此外,還有少部分人常用百度貼吧、豆瓣等。
在日均使用時長上,微信也居第一,達2.72小時;微博和QQ分別為1.31小時和2.16小時。在網絡規模方面,微信好友人均有151.83人;微博關注的人174.29人,粉絲266.66人;QQ好友則有194.56人。聯系人的公共事務相關人員中,以社會活動人士和學者居多。
“點贊”根本停不下來
點贊現象無處不在,用戶點贊的動機卻各不相同。據中大甘春梅等學者發表的《使用與滿足視覺下點贊動機研究》顯示,社交性需求(社會支持)是影響用戶點贊意愿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娛樂性需求(愉悅)和功利性需求(自我呈現),再次是功利性需求(信息獲取)。
研究分析,由于人際關系自身的重要性,點贊多作為一種“禮尚往來”式的禮節性需求,用戶覺得“有義務”給予微信好友積極的支持,以傳達類似“我在關注你”這樣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點贊可以讓人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感到有趣、好玩、放松、有用等,讓用戶更愛點贊。一是認可和贊賞內容本身(如充滿正能量或有內涵的文章);還有對關系好的朋友開玩笑等。
人們閱讀新聞有兩大時間高峰
9時到15時
18時下班后的幾個小時
移動媒體使用情境
行業類新聞網站和客戶端
半夜使用最活躍
視頻類網站
晚間使用頻率高達67.5%
聚合類新聞客戶端
主要是早上和晚上睡前使用
大學生社交軟件調查
使用頻率
微信 92.53%
微博 47.71%
QQ 26.76%
使用時長
微信 2.72小時
微博 1.31 小時
QQ 2.16 小時